【原创】上海车展,谁唱主角?

2025-04-30 00:00 | 作者:李波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专门针对中国路况优化的智能座舱支持方言交互和本地生活服务接入;不止一家跨国汽车公司高管在车展发布会上大秀中文,以证明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外资车企+中国科技” 的深度协同成为亮点,国外品牌豪华车型BBA,在智能生态上牵手华为、阿里等公司。

  在上海车展亮相的全新旗舰车型猛士M817,搭载华为ADS4.0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云等;奔驰CLA纯电版在保持三叉星徽设计语言的同时,采用8155芯片与华为座舱系统的“混血”方案。

  华为ADS 3.0系统首次亮相,支持无高精地图全域通行,与BBA合作成果集中展示,成为车展最大焦点,奔驰、奥迪与华为深度合作,推出基于HarmonyOS NEXT的数字化服务,Momenta为奔驰提供L3级自动驾驶方案。

  今年爆火的DeepSeek成为车展一大技术关键词,深化DeepSeek等AI大模型应用的不仅有吉利、东风等十几家车企,也有国外品牌宝马。

  上海车展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品牌车展台和发布会上,可以轻易发觉参会的海外面孔多了,不仅是西装革履的白人,还有亚非拉的新朋友,更有穿白袍的中东富豪,虽然那里不算太平,但中国自主品牌在那里的销势看好,据说,比亚迪的豪华版车型是中东人的首选。

  每一家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展台上,都会有不同肤色和口音的外籍参展商仔细研究车型的与众不同之处,展台间还时常可以听到德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等多种不同语言的对话交流,有些展台,甚至一度出现了接待海外客户人手不足的问题。

  而在这些外国朋友中,有大部分是国外品牌汽车制造商的工程师们,他们带着学习的态度,观看着每一台中国车的细节,一些没有参展的企业,也安排了工程师到上海车展上观摩,现代集团就安排了千余名工程师参加上海车展。

  各国车企的高管也在观摩的人群中,据说,奥迪和宝马的高管喜欢去小鹏和蔚来的展位;大众、保时捷、法拉利和宾利的高管则竞相围观比亚迪仰望U8。

  过去很难看到有如此多的海外汽车公司高管,今天他们虚心地走到中国自主品牌展台前,主动与中国车企高管进行沟通,了解中国车企在电池开发、软件性能等领域的先进之处。这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品牌地位和技术实力与国外车企愈发平等,高层交流更加广泛。

  本次车展,中国车企的掌门人,和往届相比,则显得比较低调,没有了去年北京车展车企高层在人群簇拥之下“相互捧场”的画面,多了低调走访,这是行业告别浮躁的必然选择。但也是亮点频出,彰显了中国风格的营销策略。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雷军没出现在车展现场,但并没有缺席互联网上。车展举行当日,雷军发文称:“谢谢大家到访小米展台,现场领到礼物的朋友在留言区贴张图。小米车展上,每天送5000顶棒球帽,不少网友与雷军进行了互动,但小米汽车毕竟低调了许多,展台原本设置在展馆一层,临时将改到了二层,但现场人气不减,一度需要通过围栏排队才能到展台前。


  2025年的上海车展,让我们看到,一度被流量裹挟的汽车行业,正逐步回归以产品和用户为核心的行业本质,而消费趋于理性后,消费者的热情不再依赖于车企大佬在车展上的高调表现或声势浩大的发布会。

  我国车企的营销风格也逐步成熟了,不再是开展当天推出品牌新车,开幕前的三周,已有数十款车型提前上市,包括问界M8,阿维塔06、小鹏X9、比亚迪汉L/唐L等,有意与上海车展错峰出牌,在相对空白的流量窗口中独享用户注意力。

  上海国际车展已成为中国本土品牌与跨国车企同台竞技的核心舞台,而在这竞技中,中国风成为主旋律,众多的中国自主品牌,使人们看到了不同企业理念的竞争;风格显著的冲突、对抗;对趋势、技术、审美的解读和选择。而中国车企在车展上推出的多款新车,有望成为未来一年行业新的风向标,正在改写细分市场竞争规则。

  中国本土品牌也在进行残酷的淘汰赛,从展台规模来看,中国汽车工业的集中度提升了,奇瑞集团亮相53辆车,比亚迪的占据8.1H馆接近一半的展位,而原来各种新势力的小品牌,合创、哪吒、高合、极越等不见了踪影。

  上海,这座东方明珠,用40年的时间证明,一个世界级的汽车产业集群必将在这里崛起,一个全球级的车展在这里辉映,而中国风是其重要底色。

  二、技术,中国梦

  有不少参加过多次上海国际车展的业内人士总结:2021年的上海车展是百家争鸣,2023年车展强调落地与产能,如发布各种架构、压铸技术,那么,2025年车展则进入到一个技术竞争时代,不仅是产品的秀场,更是技术、生态与战略的角力场。

比亚迪展台.jpg

  首发新品将进一步展示中国汽车产业在低碳化、智能化发展中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现前沿技术与智能汽车的深度融合,这是一场汽车科技的盛宴,展台之前,镁光灯下暗流涌动的技术博弈,勾勒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中国力量,而整体氛围更倾向于严肃的技术化的表达。

  其实,早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国产新能源车豪华品牌就成为绝对主角,而2025年的上海车展,聚光灯下的国产新能源车,堆技术、比智能、拼性价比,彰显永无止境的创新能力。

  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蔚来900V高压架构、吉利浩瀚智驾系统等等,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技术突破正在构建新的竞争护城河。

  而在蔚来展台,大型纯电行政轿车ET9,随着小提琴家现场演奏的乐曲翩翩起舞,这不是炫舞,而是炫技,其背后则是线控智能底盘创新技术将如何赋能实际驾驶场景的思考,是快速精准地控制每个车轮,在路上碰到窨井盖或者减速带,有能力把车轮往下压或者往上提,乘坐会更舒适。

  小鹏汽车推出了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比亚迪搭载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等众多前沿技术的U8L首发亮相,奇瑞的三体式复合翼飞行汽车,长安汽车的机器狗“来福“,奇瑞人形机器人“墨茵”,则标志着中国汽车技术创新的独辟蹊径。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品牌的“技术平权”,沃尔沃XC90入门版直降16万至47.9万元,却在车身刚性上实现28吨抗压能力,证明安全与成本并非零和博弈。

  本届车展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科技前沿,这正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强项,正如一位在小鹏汽车展台的德国经销商向界面新闻表示,中国汽车产品的科技化呈现出与传统德国厂商完全不同的特质,具有充分的中国特色。

上一篇

  • 没有啦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