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装备租赁作为一种既便捷,又节约一次性资金支出的业务模式,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尤其是资金不够充裕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业务能力的模式。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物流装备租赁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租赁业务难以普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
首先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装备租赁涉及到合同法、租赁法、会计法,以及税收等各项法规政策。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融资租赁法》。2006年形成的《融资租赁法(草案)》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未列入国家的立法规划。
“法律的缺位造成融资租赁行业很多现实问题,阻碍了这个行业快速发展。”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开利如是说。
其次是认知上的不到位。除了市场机制的原因,社会对于租赁的认知不足,也是该行业发展缓慢的一大重要原因。
2001年9月,世界租赁协会主席曾向有关人士发问,阻碍中国租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业内人士回答五花八门,如政府不重视、法制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善、风险控制乏术等等,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就是社会整体对租赁认知程度不够。
如今,10年过去了,尽管社会对租赁的认知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但在大多数的企业负责人眼中,不到万不得已、走投无路是不会去“租”设备用的。他们认为,租赁是一种不得已情况下的“救急”行为,而非企业融资之道。
而反观国际市场,成熟的租赁市场一般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是市场渗透率平稳(所谓市场渗透率,指的是通过租赁取得的物件与固定资产总投资之比)。据世界租赁年鉴统计,美国的市场渗透率为27%,加拿大为24%,而我国还不足5%,差距相当大。二是市场竞争激烈,租赁知识的普及程度极高。三是租赁公司数量极多,处于微利或低利状态,依靠提供增值服务获得更多利润。四是与银行业务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自己的业务特色。五是出租人(租赁融资公司)具有一定的规模。六是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机制非常完善。
从以上几个角度看,我国的装备租赁市场若想得到长足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