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贸易数量急骤上升,2004年世界贸易比2003年增长了20%以上,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0亿吨,比上年增长21.3%,港口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对港口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港口建设争先恐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纷纷加入竞争。如何面对形势,谋求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港口物流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课题。
集中主业优势,教育和构建核心能力,已成为国际大企业普遍推行的发展战略。港口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过程中,只有培育和构建核心能力才能确立竞争优势,从容应对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 挑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结合服务服务企业的特点表述为: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有效地获取、协调和配置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源,为顾客提供高效服务和附加价值,使顾客满意并有助于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而不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具体表现以下六种能力:1.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2.物流业务的运作能力;3.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4.物流服务的创新能力;5.物流市场的营销能力;6.物流品牌的塑造能力。这些能力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都可以构成第三方物流的核心能力。
一、整合物流资源,构建核心能力
1.整合内部资源,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优势
(1)加强码头堆场建设。码头堆场是港口企业最基础的设施。国际贸易的90%以上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港口已成为大量货物的集结地,其基础设施建设将决定现代物流的发展。港口要通过自建、并购、控股等方式,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步伐。
(2)提升港口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现代港口生产作业效率、服务水平及可靠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不断改进港口装卸工艺,增加或更新港口机械设备,逐步实现港口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有些港口采用了自动导航集装箱运输车组成的无人驾驶集装箱港内运输系统、装船效率达16000-20000T/h的弧线式矿石装船机、效率达10000T/h移动式煤炭装船机等。
(3)整合集疏运系统。港口物流企业应充分考虑物资集散通道,在政府部门的协调、支持下,有效衔接公路、铁路、管道等运输方式,加强物流功能的综合配套,增强自身的集疏运能力,为客户提供多式联运的解决方案并去有效地执行,不断完善物流一体化服务功能。
2.整合外部资源,构建物流联盟,形成整体优势
港口物流企业发展壮大,扩展服务功能,构建物流联盟是一种非常有效途径。港口物流企业是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与运输企业、代理企业、流通企业、航运企业、货主企业均保持着密切的业务联系,这为其构建物流联盟提供了有利条件。
(1)横向的物流联盟。港口企业可以通过参股、联营、合作等方式与其他港口企业组建覆盖面广的物流联盟,利用广泛的网络、规模效应来构建竞争优势。
(2)纵向的物流联盟。向港口的两端延伸,一种是以合资、联营的方式建立紧密型的契约物流联盟,另一种是以业务合作的方式建立松散型的协议物流联盟,可有效整合运输、仓储、加工、报关等功能,也可整合水路、公路、铁路、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世界各大航运公司谋求与港口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其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港口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了机会,将有利于船公司与港口实现双赢。
二、提高港口中转运作能力,构建核心能力
目前中国的港口物流企业都设有商务公司、船代公司、货代公司、装卸公司、运输公司等单位,但大多各自为战,物流的各种功能被分割,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港口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过程中,要重组业务流程,有效协调各分公司和各物流功能,全面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为其提供物流方案设计与规划、采购、运输、中转、仓储、分拨、加工、包装、报关、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港口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把向腹地外贸企业、保税区企业、出口加工区企业提供专业化、系统化、一体化的“门到门”服务(尤其集装箱业务)作为发展重点,逐步提高运作效率,提升港口综合运作能力和竞争力。
港口的中转通过能力是港口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既有的泊位基础上,不断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这些措施包括:更新机械设备,提高技术含量;提高装(卸)船台时效率,提高单斗车、叉车、集卡、门吊、场吊等利用率或装卸率;高效合理地利用场地、仓库等设施;提高库存周转率、集装箱调配率;改善报关流程,准确地进行商品税则归类,提高报关速度,减少转栈费、移箱费、检验费等;完善水路、公路、铁路、管道等集疏运系统;建立高效的生产调度系统等。
三、提升港口物流管理能力,构建核心能力
1.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内部管理水平,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港口汇集了货主、货运代理、船东、船舶代理、商品批发零售商、包装公司、陆上运输公司、海关、商品检验机构、保险公司等各方面的信息。高效的信息采集、处理、利用是港口的竞争优势之一。港口物流企业要尽快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做到:
(1)集中式管理:从全球客户需求出发,建立集团营销一体化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系统;总公司和所有分支机构通过internet或专网联网,实现业务、收付款资料实时共享和集中式的业务与财务管理。
(2)业务流程重组:重新检验运营机构和业务过程,运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将企业多年以来积累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国际业界领先管理思想与业务流程,管理逻辑和业务逻辑封装到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之中,引导企业的运营逐步与国际业界标准和惯例接轨。
(3)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协作单位和海外代理提供全面的在线实时物流信息,通过与系统配套的电子商务网站提供统一服务标准和高效、个性化的物流信息服务。对不具备全面开展信息化的中小企业客户和协作单位,通过会员注册就可以加入物流信息平台,由此将其相关业务纳入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
(4)全面支持EDI:系统支持与大型客户、船公司和港航部门等合作伙伴用EDI格式的数据交换。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