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庆:07年钢铁物流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 | 2007-01-30 10:38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兰格钢铁集团董事长刘长庆以“2006年我国钢铁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07年展望”为题做了演讲。他指出我国钢铁生产规模大、速度快,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我国钢铁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当落后,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认为,伴随着钢铁供求关系的悄然变化,目前我国钢铁物流产业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的钢铁物流必将进行一轮全新的产业整合。
他认为,我国钢铁物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缺乏整体规划,各环节没有理顺,布局不合理,物流成本很高而方式单一,物流市场无序竞争,导致整体效益不佳;(2)专业化程度不高,业态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使得企业的物流专业化程度低,运输、仓储水平落后,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无法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3)钢铁企业或者钢材流通领域的物流管理相当滞后,物流专业人才短缺,培育也比较困难;(4)信息化程度低,现代营销和经营水平不高。目前,钢铁企业大多处于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较低层次的运作阶段。绝大数钢铁企业是靠纸为媒介来传递信息,无法实现钢材的现代物流,也无法在相关企业之间进行广泛交换和在相关交易者之间进行网络连接。
展望2007年,我国钢铁物流业发展趋势:一是稳定供求关系和个性化服务将成为主旋律。“门当户对”长期稳定的战略性直供份额将会扩大。单一贸易形式中间商供应份额将会缩小。加工配送的份额将大幅提高。二是物流主体的角色将发生变化,特色鲜明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基础。钢铁企业及其供销机构仍将成为影响钢铁物流的重要力量。多数钢铁物流企业将以服务为主,少数企业会以风险管理为主,组合增值模式将成为主流,物流企业的数量和构成将会发生变化。大企业将成为中坚,有特色的中小企业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三是钢铁电子商务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许多企业正致力于现代化钢铁物流加工配送服务体系的建设,由钢材市场延伸的钢铁物流基地正向着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促进钢铁大物流的形成。四是大型现代化钢铁物流基地遍布全国,全国各地将纷纷组建具有综合优势的大型钢铁物流企业。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