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6年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制造企业物流现状及政策建议》重点调查了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发展情况。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何辉代表课题组作了发布。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一是制造业物流快速增长,1991年以来制造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3%以上;二是制造业物流是社会物流需求的绝对主体,制造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比例为70%左右,且在不断上升;三是企业内部普遍拥有一定的物流基础设施,内资企业明显大于外资企业;四是企业物流外包比例提高;五是生产线物流系统有大幅改善;六是物流系统有所改善;七是现代物流技术与产品在企业物流作业中开始得到应用。
课题报告认为,目前我国制造业物流处于由传统配销(distribution)向综合物流(logistics)过渡阶段,呈现出多种物流方式共存的特点。部分外资企业由于直接移植国外先进物流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已经处于供应链管理阶段;国有大型制造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已经处于综合物流阶段;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来说,其物流水平仍然处于由传统配销向综合物流转型时期。
报告指出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差距与问题:一是现代物流理念虽已开始受到重视,但传统物流模式与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应用程度较低;二是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约束现象仍较严重;三是行业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四是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五是物流总体水平较低,费用高;六是企业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七是现代物流技术应用程度较低,物流技术及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报告给出了对我国制造业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快现代物流理念的形成步伐;二是要加快制度再造。建议政府要加快改革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性约束局面,尽快建立完善的市场保证制度;三是要实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四是要实施重点企业扶持政策;五是要加快开展工业超市试点;六是要加快建立完善的制造业相关的物流标准体系;七是合理安置制造业物流设施及人员。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