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日前鼓励居民储备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叠加疫情、洪涝灾害以及近期蔬菜涨价,引发了人们从地缘政治到粮食蔬果供应等议题的讨论,紧张情绪蔓延。
对此,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在 11 月 4 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说,全国蔬菜供应总体正常、灾害影响是局部性的,并指除菠菜、油菜、生菜、芹菜等叶菜类因灾略有减产外,其他主要品种面积和产量都略有增加,希望消费者不要担心。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今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共计 3.2 亿亩左右、产量 7.5 亿吨,比上年增加 1% 左右。唐珂预计未来三个月全国蔬菜供应量能够达到 2 亿吨,大约可每天为每人提供 3 斤菜,“这是一个基本面,大家心里要有 ‘数’”。
至于价格走势,农业农村部监测的 28 种蔬菜的 10 月份批发均价是 5.25 元 / 公斤,同比、环比涨幅均比往年同期都要大一些。涨价因素包括今年多地雨量大影响了产量、农药化肥价格上涨推高了蔬菜种植成本、运输物流价格升高提高了流通成本等。
广发证券在上月的一篇报告中说蔬菜价格趋势怎么走还要观察一段时间。因为一方面南方蔬菜集中上市,缓解了蔬菜供需缺口,理论上菜价会回落。但另一方面,受限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偏高及货币周期企稳等多方因素,价格仍不易实质回落。
主粮方面,农业农村部说今年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连续七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库存充裕、规模处于历史高位。根据之前方正证券的估算,中国小麦、稻米基本自给自足,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基本都是个位数。
国家粮储局的官员表示,目前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 70%,小麦目前可满足一年半的消费需求。
这是因为前期库存高。根据中泰证券的报告,如果只看今年的小麦供需,将连续第二年供给小于需求。
玉米也是类似的情况。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粮油监测处的数据,今年中国玉米产量或将达到创纪录的 2.73 亿吨。但机构预计消费量也将增加到 2.93 亿吨。为此,中国明显加大了玉米进口,前九个月累计进口玉米 449 亿元,同比增长 349.2%。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