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邮政和电信分营以来,昭通邮政企业走过了一条从低谷到稳步发展、不断开拓新业务的路子,从1998年到2004年,昭通邮政亏损从4950万元减少到600万元,净减亏4350万元。在运营中,昭通邮政坚持增收与节支并重、效益与质量并重,通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昭通邮政已经步入止跌回升的发展轨道。
分营7年,在困境中前行
1998年,邮政和电信正式分营。分营后,邮政一方面承担着繁重而艰巨的普遍服务义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邮政传统业被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渐取代的市场环境。加之分营之初,部分县局盲目争资金、争项目,超标准、超规模、超投资搞建设,形成了庞大的基建债务。同时,国家及省财政对邮政行业补贴逐年锐减,1998年全市邮政亏损4950万元;2003年省局核定支差计划620万元,实际支差830万元,超支210万元。全市邮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压力。
在困境中谋发展
面对困境,昭通邮政人明白:只有通过改革,完善各项制度,激活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是昭通邮政的出路所在。
从1998年开始,市邮政局在企业推行了一系列旨在优化人力资源素质和结构的改革。在全市范围开展竞聘上岗、持证上岗制度,实施岗位管理和人力资源异地配置,对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制, 全市共减员92人,管理岗减少46个。
改革分配制度,对县局实行分等升级管理;对生产岗、一般管理岗人员实行百元工资含量、计件工资、绩效考核、营销奖励等分配办法;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薪酬和业绩考核管理,激活各县局及管理人员、生产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实施财务制度改革,推行市县局财务一体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效盘活闲置资产等措施的推行,改善了企业的经济结构和运营状况,增强了企业整体实力。
实施农村分支机构改革,减少自办局所、承包局所48个,改善其服务状况,增强服务能力,为开发农资分销物流业务、农村报刊图书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使昭通邮政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企业亏损从1998年的4950万元减少到2004年的607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从23352元提高到52381元,增长124.31%。
在变革中趟出崛起之路
发展才是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结合昭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昭通邮政将发展重点放在拓宽业务服务范围,以增强邮政业的市场竞争力。
着力提升邮政实物传送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三网合一”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夯实企业发展基础。通过配合全国网整合网络资源和优化作业组织、加快邮政网点建设和邮政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所有县城和发达乡镇的邮政储蓄和电子汇兑系统全国联网、通存通兑。4次邮件大提速,提升了邮政速递的品牌形象。
几年来,昭通邮政改变服务方向,主动把邮政业务融入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潮中,在稳步发展信函、报刊发行、储蓄等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面向市场开发商函广告、金融中间服务、礼仪、物流等新型业务,促进了邮政业务结构的调整。我市的苹果、昭通酱、绿豆糕、花椒等土特产,通过邮政运输网远销全国和世界各地。昭通邮政开发的昭通对外宣传邮册《将军故里-昭通》,溪洛渡、威信、小草坝风光明信片,希望工程明信片等,把昭通的形象通过四通八达的邮政网络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良好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企业经营状况也逐步好转,全市邮政业务收入从1998年的1914.6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3418.89万元,年均增长13.09%。今年1-7月,全市邮政业务收入完成2126.84万元,全系统建成省级文明单位4个,省级“青年文明号”2个;市级文明单位5个,市级“青年文明号”19个。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