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某学术机构一项研究显示,到2040年,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影响当地10%的航运货运量。
人们一直认为3D打印将给集装箱运输领域带来一些冲击,这项技术将取代出口全球的离岸制造业,拉近客户与产品的距离,甚至让他们能在家中自己制造产品。但是,迄今为止,除了一些危言耸听的论调之外,我们几乎没有多少硬性数据能够量化未来3D打印可能给全球航运业造成的实际影响。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分析与运营系副教授Goh Puay Guan在新加坡海事研究机构论坛上分享了南洋理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 目前3D打印数量非常小,只占全球制造业0.02%,因此该技术对航运货运量的影响尚未显现出来。不过,Goh Puay Guan教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类似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图景。他指出,电子商务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但零售业直到过去10年才真正感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大规模影响。 根据Goh Puay Guan教授的分析,3D打印对航运业的影响估计要到2030年才会开始显现,届时3D打印将取代批量生产。 按照航运货运量每年增长3%来算,研究人员模拟了多种不同的发展情况。到2040年,航运货运量可能会减少10%,到2045年可能会减少5%至20%。 3D打印所使用的原材料无法填补制造量的缺口,因为增材制造(即3D打印)的材料消耗远远小于传统制造业。而且,与当前不同的是,3D打印使用的树脂型材料很有可能会通过集装箱船运输,因此原材料使用量的下降将对干散货运输造成更大的影响。 随着产品制造向3D打印转型,供应链也可能会呈现碎片化形态,不再像现在这样集中。这些预测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国家而言非常重要,该国正在投资145亿美元打造下一代集装箱码头大士港,到2040年该港口吞吐量将达到6500万TEU/年。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