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于美的家电企业送装业务的安得物流,它确对行业有着更专业的理解,同样,日日顺物流脱胎于海尔集团,这使其具备强大的大件物流基因。随着产业链的拓展,从家电到家居,到健康器材,到出行,到和‘家’相关的所有产业,但受限于货品基本盘的局限,规模化优势明显不足。从零售或电商体系内孵化出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如在家电行业已建立先发优势的苏宁物流与京东物流,得益于家电市场本身的高度集中性,有一定的优势。对加盟制的通达系来说,大件需要货运面包车和一些必要的托盘等,支出肯定很大,末端加盟未必有实力,就是有实力,未必有意愿,因为,投钱太多。相对于加盟制,直营化快递品牌有优势,因此,顺丰速运和京东物流、中邮也都是大件快递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在中国电商快递整体迈向存量博弈,共同寻找新增量之时,视野投向大件物流这项更“重”的业务,是各路企业争相攻占的又一市场高地。三、很难做大件快递是块“肥肉”,担要想夹起来,吃到嘴里,并不容易,大件快递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大件快递具有零担较高的重量与操作难度,同时又兼具快递小件的时效要求和到户配送需求,因此经营大件快递的痛点很多。
发力大件的快递企业并不少,但真正做得颇有成效的不多,发轫于广州的德邦,深耕大件10年,曾经一骑绝尘,然而最后不得不卖身京东;而期待以顺丰快运和顺心捷达“两条腿”抢占市场份额的顺丰,却在2021年亏了近6个亿。在商业世界里,物流本身就是一门重服务、重投入与重规模的苦活,相比小件,大件快递体积大、破损率高、搬运不便,可能还需要拆装服务,一些过去的经验无法复用,是更苦的活。因此,大件物流因货值高、标准化程度低、服务链条长、消费者诉求高等特点,被视为物流行业内最难啃的“骨头”之一。内部人员透露,大件快递业务的利润点并没有想象的高,往往是入场容易,赢利难。大件的异形、重量、体积等的差异,物流要想达到高度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有一定的难度。进入大件快递行业,紧随着超高、超宽、超长、超重等特点,仓储、配送、安装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用户日趋个性、专业、高端、定制的服务需求也已被提上日程。从大的方面说,难点有三:一是完善网络覆盖难,二是增强末端服务能力难,三是具有硬核实力难。有规模才有经济的可能,大件快递要有完善网络覆盖,就是说要有规模,建立覆盖面广泛的配套基础物流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但靠烧钱起规模的路子变得比较难走,现阶段正值资本寒冬,像过去一样利用资本推手去推规模的打法,不可行了,不得不走一步一个脚印的新路子。做大件快递,末端构建最难,大件物流竞争关键在于服务质量,价格为次要因素,其最主要的痛点在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和安装。现在,是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时代,大件快递也是如此,用户体验的最大难点,莫过于上门,就是小件快递,目前对送货上门的满意度也不高。
对于「大包裹」来说,上楼是大难题,如果说从快递切入的企业还有经验的话,对于从零担转型过来的大件快递企业,最“痛”的是末端能力的构建。快递和物流属性上具有差异,前者更多地强调“门到门”的属性,而后者基本是店到店、点到点的服务,转型过程中,就需要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双双都进行转变。快递企业的优势是末端,是送上门,但做大件,同样面临着末端的压力,只不过其有积累的上门的经验而已。我们常看到的快递员所骑着三轮车,做大件就不太合适。大件快递市场在揽派两端(揽件和派件)的载具和小件快递有别,在服务标准化上也更有挑战性。快递包裹小件变成大件,并不仅仅是将小车换大车这样简单,在揽件、包转、运输、交付等每一个服务环节都是新的尝试,新的探索。对于大件快递,必须有硬核实力,相对于大家电,大件家居更难,电器与家装,尽管都属于大件商品,使用场景也极为相似,但从商流逻辑看,家电物流的成熟体系无法直接复用到家装行业。家居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服务相比,服务链条长,物流运作难度大。家具的非标属性大大提升了仓储存放与运营管理的难度,家居大件,配送成本高、交付链条长、服务管控难,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存在着体验差、收费乱、满意度低等痛点。对于大件家居的购买者来说,发货不及时、无法送货上门、无人安装等为网购平添了一份隐忧;对于家具商家来说,快递情况也直接影响了店铺的好评,未来业绩的持续。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居大件快递是决定家居商家营销成败的关键。拆装是做好家居物流的关键,只有自建了专业送装团队,才能打造送装一体化,目前,大件快递的有的企业尝试,送装分离服务,将配送和安装分别交给更专业的人。
因此,对于大件快递,如果不具备完善的网络和运力,不能建立价格领先优势,做的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件。严格地说,大件快递的规模企业还未成长起来,就目前来说,还看不到终局。四、怎么办?破解大件快递“标准化低、信息化低、时效性低、破损率高”三低一高的痛点,是我们需要直接面对的高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