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库存量大,供需矛盾明显
我军装甲装备周转器材库存采用定额管理的方法,实行5级存储方式,各级根据装备的特点和部署情况,依据库存标准,设置本级库存。由于库存标准本身定的太大且不准确,加之器材周转期较长,因此器材库存量大,库存费用偏高;器材供应滞后于部队的需要,各级仓库不得以只能维持较高的库存来保证消耗需求,使得库存积压严重。器材管理部门和装备使用、维修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间协调较少,使得库存与需求极不协调,库存结构不合理,库存比例失调,造成紧缺器材供应不足,无用器材却大量积压,器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器材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明显
装甲装备周转器材需求预测周期较长(一般为一年),预测方法简单,器材需求预测精度较低,不能准确反映器材需求情况;器材需求采用逐级申请、分级供应的管理体制,需求申请中间环节较多,需求预测信息线性传递,需求量逐级修正,需求信息严重扭曲;器材供需不平衡时,存在的短期博弈现象,个别单位为获得较多的器材供应量,故意夸大其需求量,致使需求信息扭曲,导致需求变异放大。
库存控制手段单一,效率低下
装甲装备周转器材库存控制一般采用定期库存控制的方法,器材采用周期性分批订货策略,订货周期长。供货流程复杂,周期较长,从提出申请到获得补给通常需要一年时间,部队每年得到的器材是其前一年申请的器材,器材保障的时效性差,器材供应应变能力不足,无法对器材需求的变化做出敏捷的响应;运输流程复杂,整个运输系统的效率不高,可靠性和准时性差,只能依靠数量规模的优势来抵消速度效益的不足,造成整个库存系统动态控制水平较低,系统反应迟钝、可靠性差,效率低且费用昂贵。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