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简称《规划》)现已印发。《规划》涵盖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种交通运输方式,提出到2035年全面形成“四横五纵”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和快捷高效的“1、2、3、12”综合交通圈。
《规划》确定了全省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为加快全省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和统筹各种交通方式规划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构建“1、2、3、12”交通圈
针对综合交通外联通道不够多、网络布局不够密等突出问题,《规划》明确加快推进既有通道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全面形成能力负荷充分、资源配置优化、内外互联互通的“四横五纵”综合通道布局,实现与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有效衔接。其中,“四横”通道包括北部沿海通道、济青通道、鲁中通道、鲁南通道;“五纵”通道包括东部沿海通道、京沪二通道、滨临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
根据《规划》,“1、2、3、12”综合交通圈,即:通过高铁实现覆盖全省、通达山东周边主要城市的“1、2、3”小时陆上交通圈,其中济南至相邻6市半小时通达,济南至青岛、青岛至周边市、全省相邻各市1小时通达,济南与省内各市2小时通达,省内各市之间3小时通达,济南与北京、上海、天津等14个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左右通达;通过民航实现省内中心城市与世界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通过航运实现山东沿海港口群与全球主要港口全面通达;通过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构建重点城市城区“40分钟便捷生活交通圈”。
打造“2+4+N”综合枢纽格局
《规划》提出,全力推动航空优先发展,积极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接续发展,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统筹一体布局。到2035年,山东铁路路网总规模将达到5700公里,高铁网络覆盖县域范围达到93%以上,时速350公里高铁占比提高到80%以上;全省高速公路路网总规模达到9000公里,高速公路通道进出口增加到27个,力争实现通道内均有2条以上贯通的高速公路;尽快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的现代化沿海港口群;构建“三枢十三支”运输机场格局,形成渤海湾南部运输机场群,推动机场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
在补齐综合交通运输网发展短板方面,《规划》提出构建一体衔接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打造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2+4+N”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以高铁、机场建设为重点,统筹铁路、航空、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种交通方式,建立重要综合客运枢纽之间快速、便捷的直达通道,形成多层立体、高效便捷、零距离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加快促进综合交通智慧发展,全面推动综合交通绿色发展,全力保障综合交通平安发展,大力提升综合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