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钢铁物流顽疾需多管齐下

来源:现代物流报 | 2015-03-23 16:37

  尽管目前钢铁电商的发展呈现“燎原”之势,但却无法回避“不盈利”这一尴尬现实。当然,这其中原因有许多,电商平台的要求与传统模式下的物流配置不匹配便是众多其中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有实力的电商平台开始以收购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以弥补社会物流的不足。而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这是无奈之举。

  作为大宗商品之一,钢铁在储存、起吊、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有特殊的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配备专业的车站、码头、吊车、铲车、大型载重运输车辆和承重基础良好的堆场、库房等基础设施。对于钢铁电商来说,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可能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那么,结合实际情况,钢铁电商平台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呢?

  笔者认为,应该在专业化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围绕降本增效核心,补足现有传统物流的短板,为现代钢铁物流智能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需要建立三大机制,即:布局合理机制、运行标准机制和作业联动机制。

  布局合理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物流行业存在的散、乱、差问题日益突出,重复建设、市场诚信建设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着钢铁物流,尤其是钢铁电商的发展。

  针对这样的现实,钢铁电商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整个传统物流环境做出改变,唯一的出路只能在妥协中求生存。通过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悉心规划钢铁物流流程,力所能及地营造和谐稳定经营小环境,实现布局合理化。

  在布局过程中,首先对本土历年钢铁物流数据和平台成立以来交易情况做出分析,找出阻碍钢铁物流的节点,并做出合理布局的计划。途径有两条:

  一方面,在现有物流仓储企业中,精选长期合作伙伴,并以平台为基础搭建数家企业以上物流联盟的架构,互通互用钢铁物流信息、资源和设施。

  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钢铁物流短板,找到合适场地,搞补缺型自营物流仓储。在实施这两条途径中,尽管各有利弊,但就投入而言,能找到长期合作伙伴是最划算、最合理的,不会使轻资产的平台加重,因而也就成为电商平台的首选。

  对于钢铁电商来说,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团队做。只有在找不到长期合作伙伴和平台延伸服务有需要时,才会考虑自营物流仓储。因为,自营物流仓储初建时,一次性投入较大,日常开支也不小,且需要花费一定精力维持日常管理。当然,自营物流仓储也有长期合作伙伴做不到的地方,能够做到随叫随到,便于与平台实施无缝对接,便于应对应急业务,监控也是全程在握的。

  运行标准机制

  从钢厂原材料供应到终端消耗各类品种规格的钢材,钢铁行业内部形成了一条冗长的供应链。如此冗长的供应链必然需要有一个行业标准,来规范和谐的经营环境,使环节与环节之间实施有效对接,并确保运行安全。

  然而,迄今为止,钢铁物流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个企业为了本企业利益最大化,往往会按自身实际情况搞一套企业标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的仓库发一张货单,需来回折腾好几次,敲了3~4个公章后才能提到货。严重降低了钢铁配送的效率。

  在没有正式颁布实施统一的行业标准之前,钢铁电商作为一个交易平台,应对钢铁物流突显专业性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义务承担钢铁物流创新经营之道,以便为将要颁发的国标作试探性的尝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组织职能上,对内需要确定现代钢铁物流系统的组织结构设置、整个物流程序的节点配置、定岗定员和合理分工等;对外需要与参与交易的双方和合作方进行有效沟通,除了对钢铁物流具体业务情况交流、协调外,还需要将钢铁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人才流之间进行统一调配,并有义务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物流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的规划,便于对各个环节所涉资源进行专业化整合和协调。

  在计划职能上,根据平台覆盖面获得商流的概略,编制出年度钢铁物流的供应和需求计划、月度计划及钢铁物流所涉运输、仓储、配送和资金流向等各环节的具体运作计划。

  在统筹职能上,由于钢铁电商平台涉及的面较广,交易主体交流频繁,参与人员众多,且受行情和行业发展周期性影响波动也大,其统筹职能也就显得十分重要。统筹需要有标准化打好基础,整合平台下属机构和参与合作方的有效资源,统筹做好从钢铁生产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各个节点的管理,为全面进入钢铁供应链管理和金融创造条件。

  在共享机制上,对参与平台交易方、合作方和下属企业的员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业务知识讲座,提高大家线上线下各类业务技能,并建立统一的有标准文本的企业、员工之间绩效的考核和评估标准,对优胜企业和员工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因为钢铁电商是一个平台,在设计利润分配方案时,应站在第三方立场上学会与相关方面分享。

  与此同时,在流程设置上,应建立预警和风控机制。只要在标准化上做足功夫,统筹盘活钢铁电商全局一盘棋的前景才能早日实现。

  作业联动机制

  钢铁电商诞生在互联网时代,就有了用IT这一现代技术提供集成信息、物流、服务等功能的可能。

  目前,条码技术、射频技术、EDI电子交换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视频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时点信息系统等技术和系统的广泛应用,有利于钢铁电商平台整合现有资源,从全局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整体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和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企业目标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有利于平台将钢铁物流与供应链的其它环节进行集成,其中包括物流渠道和商业渠道集成、物流环节和制造环节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集成等。根据这样的集成需求,便衍生出形成系列的物流服务——除了传统的仓储、运输、加工、包装等服务外,还能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向上、下游提供延伸的增值服务。

  钢铁电商服务功能的延伸,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互联网技术集成的魅力,使钢铁物流组织网络化不再是空穴来风,而能在具体环节实现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即使是一些传统设备上,只要在IT经营环境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也能成为现代钢铁物流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

  以传统运输工具为例,过去,钢铁物流运输途中经常发生缺斤短两的问题,委托方不得不另外投入成本定人押运,有的让司机与货车一起照相,以便事后追溯。

  如今,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运载工具在整个物流中可见度增加。从满载货物出发的那一刻起,传统运输工具就在全程监控之下,必须在预先设置的路线上行驶。到达目的地交库后,还将沿途捎带回程货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返程空载现象、提高物流设施利用率,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物流过程中提货难、延期交货、库存与运输等不可控风险的困扰。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