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泸州川渝码头施工现场,塔吊臂起起落落,运料车辆往返穿梭,到处是繁忙的施工景象。“目前,我们已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了工程进度的70%。预计年底前能正是投入使用。”现场负责人张世海介绍。
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现在投入使用的码头有4个,正在建设的码头有3个,有物流企业10多家,年散货吞吐能力500多万吨。2011年,大渡口镇物流税收就达到4000多万元。
“古老码头”重现生机
早在明清时期,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地处长江边的大渡口镇便是商贾云集、货物聚散的老码头。并有装不完的大渡口,卸不完的泸州城之说。如今,宜泸渝高速、308省道穿境而过,距川渝高速马庙互通5公里,距隆黄铁路纳溪站只有12公里。
如何借助今天交通优势让这一盛景重现?
“随着纳黔、宜泸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及308省道综合改造的完成,我镇交通网基本形成,为我们打造港口物流强镇,发展物流业提供了更好条件。 ”大渡口镇镇长刘国荣介绍说。
5月24日,大渡口镇草包石码头,一艘满载煤炭的货船正缓缓驶离岸边。“5月份以来,长江水位不断上涨后,我们的煤炭运输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期。”金阳商贸公司负责人说。
在安达港口,笔者同样见到了繁忙的货运景象:工人们正通过装载机将煤炭铲到斗里,然后通过传送带送到一艘2000吨级得货船里。不远处,另一艘船在等待装货。目前投入运营的安达港口一期占地80余亩,使用岸线170米;有1000吨级(中洪水位兼靠3000吨级)煤炭出口泊位1个,年吞吐散货能力达100万吨。
“我们将借助纳溪区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的重要部位,背靠叙永、古蔺、滇东、黔西北等资源富集区,是煤炭、硫铁矿等资源流向主要通道的实际,紧紧依托纳黔、宜泸渝高速公路,隆黄路交通节点以及长江岸线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以煤炭中转为主的物流业,发展绿色‘GDP’。”在今年召开的镇经济工作会上,大渡口镇党委书记李庆强调。
如今,借助低廉的水运成本,便捷的交通,省内古叙、宜宾,省外云、贵等省的煤炭为主的散货正通过大渡口镇港口码头源源不断外运,“古老码头”正焕发生机。
建设区域物流中心
大渡口镇发展物流业的目标定位是:依托长江岸线区位优势,以临港产业园建设为载体,重点推进商贸物流业,对外打造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对内实现城乡物流对接。
正在建设的泸州青利码头位于纳溪区大渡口镇民强村,由贵州青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占地124.93亩,项目设计规模为3个千吨级舶位,水工结构兼顾3000吨级货船,总发运能力195万吨/年。配套建设相应的生产设施和辅助生产设施,配套购置相应的装卸机械设备,以形成一个专业特色明显、功能比较齐备的现代化的港区。
“为推动物流业发展,我们在加快港口码头建设的同时,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公司,及时收集货源信息,在商贸企业、工业企业、物流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大渡口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
良禽择木而息。一系列保姆式服务引来了宏图物流、安达港口、金阳商贸、金先物流等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落户,服务项目已扩展到运输、仓储、配货、包装等领域。有力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川滇黔渝结合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
而物流“洼地”效应与辐射功能引来了一批批大型企业入驻纳溪。正在建设中的泸州中石化油库就是一例。建设之初,中石化四川公司反复选址,充分进行对比论证后,最后看重大渡口镇独特的优势,将油库建设落户到了大渡口镇。
据了解,泸州油库工程投资为1亿元,油库占地面积77.38亩,规划总容量4.5万立方米,预计年吞吐成品油45万吨。泸州油库与筹建中的中国石化西南成品油管线四川段相连,是西南成品油管线上重要的下载油库。泸州油库建成后将在泸州及其川南地区形成年销售陈品油45万吨的经营规模,成为保障泸州、辐射滇黔渝的成品油仓储分集散基地。
港口物流的发展,也为中国白酒金三角纳溪酿酒基地和中国酒镇酒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