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投资100亿在徐州建“全球采购中心”

来源:新华网 | 2011-12-19 12:04

  2011年12月7日上午,中国食品龙头企业和现代农副产品物流领军企业--江苏雨润集团与徐州市人民政府在徐州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雨润集团将投资100亿元在彭城建设"徐州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淮海经济区乃至华东地区规模体量最大、设施服务最先进、带动农民增收最显著的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平台之一。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徐州市市长张敬华、雨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材、雨润控股集团副总裁胡晓军等出席签约仪式。据悉,该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展开,将尽快开工建设。祝义材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该项目的建成将成为雨润实现全产业链经营的又一重要载体,并有助于推动徐州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

  百亿投资落户彭城瞄准现代物流平台

  在签约仪式上,徐州市副市长周宝纯与雨润控股集团副总裁、雨润现代商业集团董事长胡晓军共同代表双方签约。据介绍,雨润(徐州)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项目,位于徐州市西大门徐商公路两侧,占地约2200亩,由雨润控股集团下属江苏雨润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打造集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交易、冷链物流、仓储、加工配送、电子商务、检验检疫以及配套商务、办公研发、餐饮食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集散中心。

  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预计达产后3-5年内,可实现年交易额约200亿元人民币,年利税约8亿元人民币,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近2万个,带动相关行业从业约7万余人,帮助更多农民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并带动其增收致富。

  据雨润农产品集团负责人透露,徐州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是雨润集团在全国布局的农副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之一,建设目标是:以徐州为中心,满足徐州城市日常需求为基础,依托交通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构筑淮海经济区最大的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辐射全国、对接国际,建设运作高效、管理规范、产品安全、业态先进、环境优美、信息畅通的跨区域、现代化、特大型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

  有助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该项目的实施,对于雨润集团而言,是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实现全产业链经营的重要载体;对于徐州而言,则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

  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在签约仪式上指出,按照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我们要把徐州打造成江苏省的三大商圈之一,围绕把徐州打造成淮海经济区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个目标,我们着力建设八大中心,即产业、商贸、物流、旅游、金融、医疗、文化等中心。雨润集团是驰名中外的大型企业集团,主营业务之一就是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此次雨润集团高层次、大手笔地在徐州西部建立全球采购中心,意义重大。徐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明年启动两个大项目,一是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称之为"菜篮子工程";一是万寨港转型升级,打造成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粮食集散和加工基地,称之为"米袋子工程",这两项工程对改善徐州市人民群众的日常农副产品和粮食供应将发挥巨大作用。此次签约的项目,还有助于加强我们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有效把周边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吸引到徐州。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还将有效地改变西部城市形象,改变徐州经济发展东强西弱的格局。徐州市委、市政府将继续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宗旨,全力以赴地打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政务环境、生态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项目早开工,早竣工。

  雨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材则表示,该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战略号召,以"努力把徐州建成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旅游中心"的目标为指导,以发展第五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和现代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依托,积极参与徐州的城市和经济建设。该项目是雨润集团在全国布局的农副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之一,将建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设施最完善、服务最规范、辐射范围最广的绿色、环保、安全的综合性农副产品交易平台。

  国家优先发展物流民企承担社会责任

  今年8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将农产品物流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一方面将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和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加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并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18%,几乎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过高的物流成本是导致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和推手,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坐地起价",涨幅高者超过50%。要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和食品安全,关键在于建设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目前,国家已将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大型企业从事农产品物流业,提高农产品物流业的规模效益。到"十二五"末期,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适应客户需求的物流企业群体,出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江苏民营企业的代表,雨润集团适时提出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一方面契合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则是民企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雨润集团认为,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中,"不应缺位,更应有为",发挥民企机制灵活和管理先进的优势,为全面建成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作出贡献。

  农副产品物流目前已经成为雨润集团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是雨润实现全产业链经营的重要载体。过去的五年,雨润物流产业异军突起,成为该集团跨越发展的中流砥柱。物流是雨润在食品主业基础上向下延伸、创新业务形态、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雨润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直接瞄准第五代农副产品物流交易平台,大投入、大手笔、大体量,布局南京、西安、天津、沈阳、成都、武汉、长春等二十多个物流枢纽型城市,打造集展示展销、交易拍卖、冷链物流、仓储、加工配送、检验检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全球采购中心,推行"基地直供、厂家直销、终端配送、电子结算"新模式,创造中国农产品生产交易的新平台,实现物联产销、惠及全民的新局面,从而构建起现代化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雨润集团计划在未来3-5年内通过新建、并购、整合等方式在全国9大物流区域中有选择的进行布点,构建农副产品物流网络体系。到"十二五"末,网络覆盖30个省会城市(全球采购中心)、300个城级市(物流配送中心)和3000个基地(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立志成为全球最大的农副产品物流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

  践行全产业链模式确保食品安全无虞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是雨润推行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的重要一环。全产业链模式在某种程序上也是稳定物价、抑制结构性通胀的有效手段,同时,最根本的是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难题。

  面对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内的食品生产龙头企业正在竭力寻求创新发展模式。率先提出"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核心理念的肉制品生产巨头--雨润,正以自身的实践,提出了"全产业链发展确保食品安全"的理念,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带来了示范作用。

  雨润率先提出了肉食品行业全产业链经营的概念,即:纵向覆盖种植、饲料、育种、养殖、屠宰、精深加工、生鲜连锁、熟食专卖和电子商务等;横向延伸到生物制药、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等;产业遍及猪、牛、羊、鸡、鸭、鹅、兔等,发展成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经营企业。

  目前的雨润已经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即:前端发展现代养殖业,中端提升加工产业附加值,后端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和生物制药行业,形成一、二、三产的科学组合,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农业科技型企业转变,真正做到通过完善发展模式来保障食品安全。

  根据行业协会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出栏生猪近7亿头,全国拥有2万家以上屠宰工厂,但真正形成品牌化和规模化经营的企业不足千家,大部分屠宰工厂连最基本的检验检疫设备都没有;最起码的污水处理设备投入至少要一百万元以上,小企业不可能也不具备实力去配备;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产品形态同质化、忽视品牌建设、恶性竞争严重,食品安全无从谈起。中国屠宰行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

  肉食品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雨润迈上全产业链经营的必然性。众所周知,在生猪屠宰行业,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如何确保原料生猪的安全,加强自我检测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必须要建立自身的生猪养殖基地。雨润公司的母集团正在按照自身的规划新建若干大型现代化养殖场,不断提高原料生猪的自给比例,将原料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把控的安全范围之内。

  全产业链经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即是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应当说,雨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走在了行业的前列,率先与国内该领域的顶级院校合作,建立起适应雨润发展的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雨润"21道检验检疫的全流程追溯体系",从生猪进场开始,首先由专业兽医进行尿检,实施快速筛选;生猪上了屠宰线,必须进行在线酶标仪检测,每一头生猪都经过"瘦肉精"等药物激素的专业检测;每一头生猪都配备唯一的"检验检疫及胴体追索"条形码,真正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所有产品百分之百合格方能出厂。

  在上游,雨润通过发展现代养殖业,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在加工环节,通过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产品出厂的安全;在下游,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确保产品安全到达终端和消费者手中;在研发环节,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不断向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健康更美味的食品。这就是雨润全产业链经营的核心理念。

  此外,如何有效地抑制结构性通货膨胀,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难题之一。在物价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生猪和猪肉价格屡创新高,被视为本轮结构性通胀的最大推手。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猪肉稳定和安全供应的难题,根本途径是:在规模化养殖的基础上,实行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冷链化运输、现代化配送,当务之急就是要扶持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全产业链经营。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