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底以来,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制造业、物流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带来了国内物流装备市场的需求下降。此外,由于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出口需求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尤其是近年来出口增长比较快的叉车、轻小型搬运车、托盘、货架等产品,受到的影响更大,出口量呈自由落体式的直线下滑,给国内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严重冲击。
从有利的一面看,中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相继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出台了促进国内消费市场及流通产业的激励政策,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了企业采购技术装备产品可抵扣增值税的增值税改革方案,出台了“万村千乡”农村市场建设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等等,这些政策都对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具有正面的较大影响,能够刺激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的需求。
但综合来看,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装备市场冲击的不利因素还是远远大于有利因素,2009年初中国物流装备业继续整体大幅下滑,出现了十多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析: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的问题,回答有利影响的为0,说明没有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受益;回答没有影响的占25%,主要集中在食品、烟草、医药、商贸流通等行业,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行业特点较为特殊;回答受到较大负面影响的占51%,受到严重冲击的占24%;合计起来看:受到严重冲击和较大负面影响的企业比例达到75%,这一调研结果说明中国物流装备市场受到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大,也与我们对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整体发展监测的情况相一致。具体参见下图:
图4: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关于企业经营活动,根据调查问卷分析,企业订单减少的占51%,出口下降的占73%,销售额下降的39%,利润下降的93%,市场份额降低的占28%,资金短缺的占49%,开工不足的26%,物流装备等设备投资下降的占82%。调查结果说明,企业受到的最大的影响是利润下降,出口下降、订单减少等,以及因为利润下降带来的资金短缺和设备投资大幅下滑,从而对物流装备的采购需求产生较大影响,也对企业物流工程项目投资带来较大影响。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5:企业经营活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分析(多项选择)
调查样本中大中型企业较多,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我们看到大中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较强,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利润大幅下降,但企业面对困难是积极应对,通过薄利多销,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等措施应对危机,而不是直接的减产、裁员。根据调查,员工增加的企业占3%,员工没有变化的占57%,裁员5%以下的占16%,裁员5%-10%的占11%,裁员10%-20%的占8%,裁员20%以上的5%。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6: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裁员分析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在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大多数企业主要采取了抓管理、练内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调整结构等措施。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在应对危机的措施中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中回答抓管理、练内功的企业占100%,回答提高生产效率的占81%,回答压缩管理成本与生产成本的占76%,回答降价促销的占58%,回答改扩建的占18%,回答停产的企业为0。具体如下图所示:
这也说明企业应对危机首先是抓管理练内功、压缩成本,提高效率,而压缩成本必然会临时减少对物流装备的采购需求,停缓建物流工程项目,以应对当前困难。
图7:企业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多项选择)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计划内的物流工程建设项目的影响,根据调查问卷分析:
企业决定投资增长的占9%,这主要集中在部分医药、烟草、商贸流通领域,是因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启动内需的政策,资金环境比较宽松,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不大,正好抓住机遇扩大投资,为今后的大发展打基础;
企业决定项目正常进行的占31%,说明还是有一些企业的计划项目未受影响;
企业决定项目规模缩小的占33%,项目延期的占21%,项目取消的占3%,项目已经停工的占3%,合计有60%的物流工程建设项目受到了冲击。如下图所示:
(说明: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转载请与wjx@edit56.com.cn联系)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