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以洋制洋 ——专访清华大学教授宁向东

来源:装备制造 | 2009-08-03 09:29

  全球经济危机给现金流充裕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跨出国门海外抄底收购带来福音。因前有TCL、联想等跨国并购遭遇的挫折,致使国内部分精英学者对收购做强之路保留审慎,甚或主张不作为。装备制造业企业四川腾工收购美国通用知名品牌--悍马即惹来贬过于扬的评议。宁向东个人认为:中国企业出路无非有二,要么尝试走出去;要么不出去。中国改革开放才三十年,企业真正的成长史不足十余年。走出去去收购西方瘦死骆驼比马大的百年老店,十个能活一个就相当不错。

  由于东西方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冲突,开始管理西方公司肯定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没有掌握好以洋制洋技巧的联想集团在美国碰到的一连串困惑,恰逢金融危机,致使企业业绩大幅度下滑。但是花钱买经验教训,能提高学习效率,早日学懂西方的公司管理理念,才能使后来走出国门跨国并购的企业做得更好。

  宁向东相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是曲折多舛,而前景是光明灿烂。前提是掌握符合洋人习惯的游戏规则,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完善公司管理体制。选最合适的人做最好的事儿。走最佳的途径就是以洋制洋。

  无论走出去或仍未走出去的企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企业,紧迫性还不够。管理者读书少,缺乏管理经验。目前最迫切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学习西方。不过就当前中国企业的表现来看,已经是做的相当不错。比如中国非常伟大的企业——华为,其推行的高效薪酬激励制度和激昂的精神教育,都是非常科学的管理理念,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如果中国有十家像华为一样强悍的公司,那中国就不得了。

  对于国有资产管理者的国营企业,它们的存在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并有其存在的基础价值。私有化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关键是改善治理结构和公司管理。在财务监督管理方面,可以设有独立审计机构,加强社会监督。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些账目该公开的就公开。

  于装备制造业企业而言,逻辑也是一样的,踏踏实实的学习才是王道。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