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船致力于航空港物流技术研发
来源:昆船
| 2011-03-28 13:44
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提升,民用航空业得到飞速发展, 2010年中国内地运输机场的业务量将增长至年旅客吞吐量5.4亿人次,年均增长14.5%左右;年货物吞吐量1280万吨,年均增长13%左右。航空运输服务范围将扩大到: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时的车程范围内,可享受航空服务的人口数量达到总人口的72%,所在区域服务的经济总量占中国内地经济总量的89%。
随着航空港的建设和航空业务的高速增长,与之配套的物流需求也得到快速提升,包括行李物流、餐食物流、货运物流、快递物流等,本文着重叙述行业特征比较明显的行李物流。行李处理系统(BHS)是指实现旅客将行李由机场值机柜台交出后,对行李进行安检、运输、分拣、暂存、提取、信息跟踪及运行监控等一系列操作的软、硬件设备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其主要业务流程如下:

机场行李自动处理系统是空港地勤设施重要的成套装备之一,是现代航空港建设中最大、最复杂的机电设备工程,也是现代物流技术与民航机场业务相结合的产物。涉及机械设备与传动、自动检测与控制、自动识别、信息处理与交换、计算机管理与调度等众多物流技术领域,同时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比如因处理对象-行李在形状、大小、材质、重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之相对通常的物流系统增加了技术难度;还比如与安检系统的集成、与海关接口的集成以及与机场业务系统(离港系统、资源分配系统、时钟系统等)的集成等。
国内干线以上机场每天的运营时间大多超过20小时,作为公众服务平台中的核心机电设备,行李处理系统需要具备极高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也要求系统的规划设计要有充分的冗余性和备份策略。同时如何能提高行李处理的速度和准确率,加快传输和中转处理时间,适应复杂的多级安检流程,满足空港不断增长的旅客/行李吞吐量是机场行李处理系统中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
行李处理系统按照技术特点分为自动分拣系统和手工分拣系统两类,其主要的区别是自动分拣系统与机场业务系统实现信息接口,通过对行李上的条码标签进行自动识别,再通过传输和分拣系统将行李自动分拣到分配的目的出口/转盘;而手工分拣系统则没有与机场业务系统的接口,也不对行李条码进行识别和跟踪,通常为点对点的行李输送;自动分拣系统因其处理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等原因,国内排名前十的大型机场(北京、上海浦东、广州、上海虹桥、深圳、成都、昆明、杭州、西安、重庆)和部分中型机场(如武汉、长沙、南京、天津等)多数已经采用/或正在准备使用自动分拣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集成了单套分拣能力大于5000件/小时的行李高速分拣机,有的项目还集成了行李快速捷运系统),但相对较高的造价和维护成本使得许多机场方望而却步;而手工分拣系统因造价低、维护成本低和使用简单等原因也在大多数机场得到充分应用。
机场行李处理系统中,典型的工艺环节有值机、安检、收集、识别、分流、合流、输送、分拣、人工补码、早到暂存、集装、提取等,各环节对应的设备见下表: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行李自动分拣系统均由国外集成商完成,国内企业发展起步较低,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提供的机场行李处理设备局限于技术难度较低的皮带输送机和简单的行李分拣装备,处理能力低,同时缺乏大型机场的系统集成经验以及主要关键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还不具备在高端市场与国外集成商竞争的能力。
针对蓬勃发展的民用航空市场,在国家大力提倡自主技术创新的大环境下,通过机场行李自动分拣系统和成套装备的研发,不仅可以填补国内同类高技术产品的空白,培养我国自己的科研能力,提高自主的制造和配套能力,保证相关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还能满足国内空港建设需要,降低我国机场在引进装备、运行维护和备件服务上付出的高昂费用,提高我国企业在此领域的技术能力和装备水平,由国内较有实力的企业尽快组织力量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显得十分急迫。
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广泛的前期调研和技术储备,结合自身多年物流系统领域的设备和系统集成经验、人力资源和制造能力,与英国Logan Teleflex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快速实现了包括托盘分拣机、DCV等核心单机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行李处理系统全系列设备和系统集成的国产化解决方案,并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搭建验证线对行李处理流程的全实物验证,最终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专家和机场业主的认可,获取民航局颁发的11种单机许可证。2009年一举中标合同金额为3.26亿元的昆明新机场行李系统项目,实现了国产装备和集成在国内大型机场行李系统领域的突破。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