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维打击,出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经典作品《三体》一书,是指外星人使用“二向箔”将太阳系由三维空间降至二维空间的一种攻击方式 。
现指改变对方所处环境,使其无法适应,从而凸显出己方的优越性,属于一种战略手段。这使得该词最初在商业领域得到快速传播,用于形容一种商业思维,并由字面“望文生义”,生出其他含义,即用于形容拥有高端技术的群体直接进入低端技术群体的领域,对后者形成碾压式的打击,类似于恃强凌弱、以大欺小和技术碾压,其天然带有压倒性的比较优势属性
而在商业领域,物流行业也许是最深有体会的行业。
最初的顺丰和京东物流,都是专注在信件和小件快递,和物流行业并没有什么大的冲突。物流公司主要做大件物流和小件大量。
但是从2019年以后,特别是2020年,顺丰和京东都开始发力大件物流。特别是京东,顺丰的隔日达。让一些地方的小型物流公司立刻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
懒爸爸教育所在的西北地区最深刻的体会是原来300多家的兰州物流公司目前倒闭了60%,剩余的20%苦苦挣扎,只有20%的小型物流公司实现抱团取暖,不但未被打垮,而且越来越强。
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些物流公司的做法,看看为什么这20%的物流公司做的反而越来越好。
我们先来看看物流公司和顺丰,京东的差异和优势:
优势:物流公司送一件货物,价格基本上是顺丰的30%左右,所以在价格上优势非常明显。
缺点:
1、物流公司点少,缺乏配送能力,只能自提模式。
2、物流公司一般货物攒够一车配送一次。散货收获周期一般一周以上,比起顺丰,京东的隔日到到时间太长。
分析清楚了优点和缺点,针对这个优点和缺点,这几家地方性的小物流公司进行了资源整合。
原来跑西宁专线的,西安专线的,杭州专线,广州专线,银川专线,上海专线等几家物流公司整合了资源。针对顺丰和京东做了调整。
调整如下:
1、所有公司整合物流资源,比如送上海的货,原来每家都有点,但不够一车。一般一周发一次。现在大家都整合到上海专线,上海专线每天两车对开,做到货物隔日达。然后,大家按照谁接的货,谁发的货,按比列结算收入。
2、所有公司配送资源整合。将原来分散的配送点全部整合起来。实现主要城市配送及时到达。
3、将物流价格进一步降低。吸收一些小型快递公司的配送业务。比如三通一达的一些城市专线已经无缝对接。
4、承接专线所在城市大型企业的专业配送业务。
5、发挥物流公司的优势,在一些大件,超大件运输上展开优势。比如火车运输,工业品超大件运输。
经过一年的整合运行。很多小件商家,比如做服装的和做食品的,现在逐步已经开始和专业物流公司合作,因为价格非常有优势,而且现在也做到了隔日达,效率和顺丰没有差异。
大型企业一般直接找物流公司,因为顺丰和京东无法运输。
通过和三通一达的合作,物流公司也承接了很大一部分信件和小件的运输。但和顺丰,京东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物流公司只承接从一个城市运输到另外一个城市,而接件和配送仍然在三通一达手里。等于物流公司和三通一达资源整合。物流公司发挥他的长处,三通一达也不需要在养物流车队,在逆境中互相抱团取暖。
也许,这种情况在一两年内不会对行业有所改变。但目前看,通过整合,顺丰和京东已经没有了优势。
在优势差不多,但价格便宜接近一半的情况下,如果你要做物流配送,你会选择谁?
商家会选择用脚投票,这点毋庸置疑。
或许,第二家顺丰会在这些区域小型物流公司里面产生。
逆流而上的你一定会越来越强。
正如最前面的降维打击一样,或许物流行业里面的鲶鱼,就在物流行业产生。
互联网思维下的物流行业,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一样的案例。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