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总体特点是北富南贫、西多东少,而用煤大户则多集中在华东、华南等地区。在煤炭营销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应通过物流园区建设实现销售阵地前移、人员服务前移、业务责任前移,打造煤炭区域分销中心,为客户提供“门到门”标准化产品服务,巩固拓宽销售渠道,让园区起到资源“蓄水池”的作用,发挥资源集散枢纽和“应急性”功能。
煤炭物流园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消费型物流园区。整合消费地煤炭资源,采用现代化配煤技术对原煤进行加工配置,实现点对点的一次性加工配送,提供基于客户需求的定制化掺配和配送等物流增值服务,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发挥加工配送基地的作用。二是产地型物流园区。主要是提升区域资源整合与加工掺配能力,研究煤的最佳适用性和最大的经济价值,对不同矿区、不同用户,制定搭配销售的技术配比方案。三是中转型物流园区。在一些战略节点和铁水联运港,采取“以租代建”的模式,提高分销转运和地方资源集结能力,并为进口及海进江搭建转运平台。
通过布局以上三类园区,可不断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储配加工与分销转运能力。同时,煤炭企业可以发展一批资源依赖型、资本纽带型和实体经营型合作用户,促进战略市场开发,并积极服务企业电力、钢铁、化工等物流需求。煤炭物流园区的合理选址和对库存量的科学动态管理,可避免当煤炭供应紧张之时,煤矿开足马力生产造成安全事故,有效地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发展,为实现煤炭工业稳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亦可实现多地区的应急供煤,可满足突发事件和不同时段的不均衡需求,应对特殊时期的“煤荒”。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