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视频让快递业成了焦点。在视频里,除高额“保价”商品被特殊对待外,其余物品几乎都存在暴力分拣现象,在现场,还有人大喊“往里扔!使点劲!”分拣员称,保价的老板赔不起,会找专人搬。一般的摔坏了也不用赔。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也许你会气愤地说:你怎么可以这样?
可是,这样的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也正因如此,快递行业屡屡被曝光。要知道,包裹里不仅是一包简单的东西而已,更多地是一种温馨和亲情的传递。
在一次邮寄中,快递员就不无感慨地说,要说这东西吧其实没多少钱,给钱不就完了吗?可这是家里人对在外亲人的一种感情。
是啊,中秋的一盒月饼或许邮寄费就超过了东西本身的价位。
话是对了。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工作人员早已把这份浓缩的“感情包裹”忘得一干二净。
然而,从5月起,有这样一部法规将保护你的快递——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针对寄件人隐私保护、快件丢失后如何索赔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条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是不是大快人心呢?这回看谁还在野蛮地踢着我们的包裹?
在快递条例中规定,泄露寄件人隐私最高罚款10万。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倒卖他人快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这有力地保护了人们的隐私权。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或者其分支机构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暂停快递服务的,应当及时向邮政管理部门报告,向社会公告暂停服务的原因和期限,并依法妥善处理尚未投递的快件。
国家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在节假日期间根据业务量变化实际情况,为用户提供正常的快递服务。
在运送途中,因快件损坏或丢失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
关于索赔问题,条例规定,用户的合法权益因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而受到损害的,用户可以要求该商标、字号或者快递运单所属企业赔偿,也可以要求实际提供快递服务的企业赔偿。
另外,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快件损失赔偿责任险种,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投保。
条例明确,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快递末端服务。
条例提出,鼓励和引导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促进自动化分拣设备、机械化装卸设备、智能末端服务设施、快递电子运单以及快件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的推广应用。
快递车辆通行难,是快递员关心的问题。条例明确要求,依法保障快递服务车辆通行和临时停靠的权利,不得禁止快递服务车辆依法通行。
条例要求,依法规范快递服务车辆的管理和使用,对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行驶时速、装载质量等作出规定,并对快递服务车辆加强统一编号和标识管理。
现实中,部分快递企业忽视交通安全,配送员有时会违反交通规则,扰乱城市秩序。
条例提出,快递从业人员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文明驾驶车辆。
快递从业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快递从业人员所属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依照民事侵权责任相关法律的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
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倒卖或者非法检查他人快件,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有前款规定行为,或者非法扣留快件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材料。在享受快递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给包裹“减负”,减少污染。目前快递对环保影响大的是塑料胶带和滚筒胶带。
条例规定,国家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