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佬回归,可否再创辉煌

2025-09-25 11:49

  张一鸣走到了AI前线,几乎亲力亲为,不仅亲自负责招揽AI人才,自己看论文,看技术关键细节,和一流AI 研究者聊天、交流,还多次在内部强调追求“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在新加坡,字节有专门的研究团队协助张一鸣理解前沿技术、讨论研究规划。

  所有互联网服务,甚至所有成熟的服务业,都注定会以AI的方式重做一遍,当然,有的人对“AI应用”的认识还停留在客服机器人环节,事实上AI对互联网业务流程的介入几乎是全方位的,再过一两年,我们可能找不到任何一个没被AI深度改造的互联网大厂业务环节,无论是电商,还是物流,或者是社交媒体,比如京东,就是要用AI技术重塑整个产业链。

  百度与中国招商局集团签署的一项重磅人工智能合作协议,这家央企业务横跨交通、金融与地产等多个领域,这项合作将成为“AI下沉至各类产业的关键一环”,并与其“文心一言”(Ernie Bot)等AI核心产品形成战略协同。

  的确AI可能重塑每个行业,然而难以带领大厂再回当年的爆发式增长时代。无论是美国的微软、亚马逊、谷歌,还是国内的阿里、腾讯、百度,生成式AI对它们的业绩的直接拉动都是缓慢且有限的,百分之十几的营业收入增速成为了常态。

  据说苹果的公司甚至连续多个季度只有个位数的收入增长。这不是因为AI革命“名不副实”,而是科技大厂的收入基数已经十分巨大,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很高,在如此高的基础上,不可能有较大的提高,如一个人的考试一样,从50分到80分容易,而从95分到之后,每一分的增长都需花较大的力气。

  并且,AI带来的增长不如当年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时代那样立竿见影,AI对大厂自身的业绩推动,其时间表就更不确定了,毕竟大厂需要先向用户切实提供普惠服务,然后才能提升自身的商业化。

  不可否认,目前算力产业高速增长,比如英伟达等算力产业链企业还能享受爆发式增长了,而国内阿里、百度近日市值的大涨,也与其布局芯片、算力大有关系。然而,这只能算是大厂的特例,并不能代表大厂的主流。

  当然,我们不能低估我国互联网大厂对AI行业的重大贡献,近日,阿里自研AI芯片曝光,多项参数超越英伟达A800,面向AI推理任务,兼容CUDA,并交由中国大陆代工厂生产。

  9月16日晚,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中,位于青海的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已经与阿里云签约了“阿里云万卡”项目,项目总计1024台设备、采用16384张平头哥算力卡、提供1945P算力,这一重大进展,使得阿里市值今年来累计涨超96%。

  这一轮国产算力集群的规模化落地,不仅是国产AI芯片产业的重要里程碑,更将是重构全球AI基础设施格局的起点。

  阿里自研AI芯片的历史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自2018年,阿里收购中天微,成立平头哥半导体后,就一直在推动自研云端AI算力芯片,另外,百度的算力芯片,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目前,阿里、字节、百度都在疯狂砸钱搞大模型,谁落后谁就可能被淘汰,近期推出的阿里编程大模型,以开源的方式,赢得了业界的关注。阿里最近发布了下一代开源大模型——Qwen3-Next,主打极致性价比。芯片+算法的组合拳,让阿里在AI赛道上拥有了真正的底气。

  当前的AI科研推进与应用实践,蕴藏着普惠哲学。马云说;“高科技绝不仅是只征服星辰大海,更应该呵护人间烟火“。“科技人员的责任,应该是让AI解放人类,服务好人类。”

  2025年度以来,各大厂可持续发展(ESG)报告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如何确保AI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社会价值呢,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AI带来了普惠服务新的可能性,传统的“数字服务”正在向更加智能化的“数智服务”迈进,科技大厂的发展总是以用户基数扩大、服务门槛降低为基础的。微软提供普惠的操作系统,亚马逊、阿里、京东、拼多多提供普惠的电商服务,腾讯、抖音提供普惠的社交服务,它们都成为了千亿万亿市值的公司。而今天,我们在大模型的在开源与闭源的路线之争中,也看到了AI普惠的未来趋势。

  在AI技术浪潮面前深度思考是,当技术的边界不断被推向更远,真正的问题不是AI能做什么,而是我们相信它能做什么,为什么谷歌在收购了多家机器人公司后,反而成了“人形机器人”的怀疑论者?对于阿里来说,一边是电商的坚守,一边是AI和云计算的持续推进,前者保现金流,后者定长期局,这既像是补课,也像是二次创业。

  四、未来可期?

  创始人一般对企业有着深刻的理解以及未来的长远规划,能够灵活推动公司战略方向上进行调整和创新。在企业面临挑战和变革时期,创始人回归能够稳定军心,重塑市场信心,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政府与相关部门对大佬的回归持支持态度,继马云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亮相后,刘强东也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亮相。更为实际的政策支持,则是在其布局更具前瞻性金融棋局方面,给予牌照支持。马云旗下的云峰金融获香港证监会批准虚拟资产交易资质,可直接提供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服务,而京东也在HK拿上稳定币的牌照。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国家政策接踵而至,环环相扣,大佬的回归,标志着长期采取守势的大厂们,转变思路为攻势。马云就提出了"让阿里再次伟大"的口号,试图带领这家科技巨头重返巅峰。

  要再次伟大,首先要认识什么是伟大。如上所说,年30-50%的剧烈增长模式,一去不复返了,但年化增速12%,就意味着6年翻一倍;年化增速8%,则意味着9年翻一倍,如此底盘的大厂,6年再造一个,难道不是再次伟大的吗?

  见微知著,大的趋势从细小的地方初见端倪,找准自己的最适合的项目,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的广撒网,时代的变化太快了,企业很容易在不断转移注意力的过程中,失去焦点,最终输掉棋局。

  只要抽丝剥茧,找到主宰行业变化的那个要点,就可以领先所有人,跑在时代的前头。或者说,不追风口,更不是依赖风口,而是成为创造风口的那个人。回到了那个自己亲手创建的帝国,虽然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试错机会,必须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和行动,才能捕捉机遇、创造机遇。

  大佬的回归,不是为了一城一池之争,而是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抓住每个时代的主旋律——把普惠变成现实,谁就占领了新时代的制高点,无论它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创业公司。

  面对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脉博,需要扎实的基础设施,企业文化,供应链上下功夫,这是长期成功的保证,回归一线的创始人也从公司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内部文化、公司渠道搭建、产品形态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变革。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