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理想、小鹏背后的这家供应商,年入近300亿元

2025-07-03 11:54

  出海,寻找新增长极

  为了改善盈利,德赛西威也希望拓展海外市场,找到新的增长极。“我们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需要全球化,需要走出去,需要去创新。”高大鹏强调,国际化是刻在德赛西威基因里的。

  早在2010年,德赛西威就明确了“本土国际化”的战略,开始往海外市场拓展。但受制于业务、技术、法规、政策等原因,国际化步伐相对缓慢。

  “我们当时还是有些保守,如果让我重新决策,我更愿意让团队更早走出去。尽管我们知道这些人最终会回来,但不能跳过这一步。”高大鹏反思,之前他们太过于依赖总部,“总觉得核心人员要留在总部”,也过于强调专业性,“虽然在垂直领域做得深,但横向协同越来越弱,因为缺乏了解全局的人”。现在,公司变革的重心是要让总部适配当地,把更多优秀人才安排到一线。这些人才不是去做一把手,而是去了解当地情况,让总部知道如何提供赋能。在高大鹏看来,这样能避免随着组织规模扩大,按职能分层导致的内部协同问题。


  目前,德赛西威的海外战略分为几个区域:一是高风险区域,主要提供客户支持;二是需要长期投入的区域,公司在投资建厂;三是能够速赢的区域。

  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以欧洲为例,欧洲市场是中国车企眼中的一块肥肉,也是一块久攻不下的高地。欧洲对数据安全监管非常严格,除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以下简称GDPR)、《欧盟网络与信息安全指令》外,还有数据治理法案、数据市场法案等,对汽车在数据收集、使用、存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GDPR要求在汽车采集的数据中,对人脸和车牌做模糊处理。

  过去两年,李乐乐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同奔驰、宝马、沃尔沃等欧洲车企高层,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进行沟通交流。今年3月和5月,他已经两次飞去欧洲。李乐乐表示,欧洲客户相对比较保守,选择供应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比如信任度。因为过去他们从未与中国企业合作过智驾项目,所以需要确保供应商能否与自己的体系匹配,并且合作是长期而非短期行为。另外,欧洲客户还会评估合作伙伴的全球供应链和区域化供应能力。还有企业会关注可持续发展,比如沃尔沃会考虑绿色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本地化研发支持也很重要,例如智驾需要考虑当地路况、法规、驾驶习惯、准入标准等,甚至需要在当地采集和处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合规和安全。

  “首先我们要具备出海的能力,理解海外市场,有资源投入和实质性布局。其次,我们要回归本质,知道海外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海外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好产品。”高大鹏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某个市场或区域的成功经验直接复制到另一个区域,当前出海的核心战略是必须具备区域内的独立运营能力,这就意味着公司需要在本地生产、本地服务,并承担社区责任和法律合规义务。

  去年,德赛西威提出“本土国际化”战略,通过在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实现“本土对本土”的服务。该战略包括: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提质增效,打造敏捷高效的组织模式,形成2个利润中心、1个全球交付平台、1个总部赋能平台;打造技术底层基石。

  在欧洲、北美和东南亚主要市场,德赛西威的布局已经明显加快。

  财报显示,2023年德赛西威在欧洲获得了大众、奥迪、沃尔沃等客户新项目,并筹划在欧洲建设新工厂;在东南亚和印度,攻克了印度市场排名第一、第二的MARUTI SUZUKI、TATA两大客户。2024年,出海步伐进一步加快。德赛西威先后在日本和法国设立了新办公室,并正式开启了西班牙本土化生产,西班牙工厂预计于2025年底竣工。德赛西威欧洲新科技园区也在建设当中。

  数据显示,2024年德赛西威海外订单年化销售额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0%。

  徐建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虽然我们正向着全球化组织迈进,但与其他全球Tier1相比,德赛西威在北美、欧洲、亚洲甚至中东等市场的组织能力还有提升空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在每个区域实现本地化运营,才能真正实现全球化。”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