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通常被视为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技能,而未来,人工智能将具有创造性,人们将越来越多地看到创造能力出现在智能机器和系统上,这正是人工智能的潜力。人工智能在物流领域新的突破和发展将继续拓宽物流的想象边界。
如果说,智慧与智能有所区别的话,那么,智慧将是留给人类的发展空间,而智能,则是物流的专利,其想象边界在逐步的拓宽。人工智能不仅具备感知和控制两大能力,而且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要取代脑力,实现拥有情感和智能的革命性物流机器,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
人机共生,是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目前来说,人工智能拓宽的边界,首先是人机共生。现代的工作场景正在发生变化,人类劳动力将与机器人合作,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三次工业革命,改变着人与机器的关系,而人工智能将这一关系推到新的高度,这就是人机共生,智能仓库里,机器人与人亲密无间的配合操作作业,大大提高了仓库的搬运速度和存储密度以及拣选的精准度。
围绕人、车、货、仓的智能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就是要「让机器和机器对话」,「让机器和人对话」,从而更好地调度仓库内的各种智能化设备,提高仓内运转效率。末端配送场景,面临更多的人机互动。
在物流上,人机共生的一个重要难点是沟通,人与人可以用语言沟涌,人与机器则行不通。AI以语言建模方式使其成为可能,语言建模允许机器以人类理解的语言与人类互动,甚至可将人类自然语言转化为可运行的程序及计算机代码。
真实的交互场景背后是领先的视觉、语音、自然语言理解等能力,目前,美国公司AVRL开发的语音技术系统能够更智能地解读语义,让人们和机器人的对话轻松自然,使人机互动更为方便。
人工智能拓宽物流的创造力还体现在其具有的学习能力和预测能力上。前瞻性和预见性的物流操作,是社会的需求,物流业会将其运营模式从反应性行为转变为前瞻性和预测性模式,有效地提升物流效率。
在物流领域,人工智能将大大增强系统预测的功能,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大量历史数据,从中学习总结相应的知识,建立相关模型对以往的数据进行解释并预测未来的数据。AI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功能带来的“预测未来”的神秘力量,AI可以跟踪和测量所有输入和变量,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物流正从标准物流系统转向预期物流的方向发展,对学习与预测功能提出了新要求。人工智能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可以模仿、复制人类智慧,更在于它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掌握我们的习惯,成为工作、生活乃至学习上的得力助手,谷歌就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发出的一款模拟人脑具备自我学习功能的软件。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深度学习与运筹优化算法功能,驱动设备调度系统在准确性、灵活性、自主性方面取得显著提升,在人工智能的不断加持下,物流机器与系统将具备侦测、思考与自主决策的能力。
顺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多维度的内部、外部数据结合在一起,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帮助做智慧决策。
不过,人工智能在物流上实现学习与预测功能,需要物流行业丰富知识为内涵。算力(算力设施)、算法(训练框架)、数据(知识)是AI的基础,AI要大规模落地,要有算力设施和训练框架做根基,行业知识做内涵。
要很好地理解真实物流世界的复杂场景,具备了更多对现实物流的洞察,才能使人工智能在大规模知识和海量无结构数据中持续学习,才能使训练效率和理解准确率得到大幅提升。
人工智能可融合其它前沿技术对物流进行赋能。数字孪生形成的虚拟环境可以承受无限数量的重复和场景,可用于训练AI模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向AI系统教授潜在的现实世界条件。人工智能是一项无可挑剔的技术,加上物联网(IoT)的力量,我们能得到强大的物流解决方案。AI与云服务的协同能力将有助于物流的场景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智能可以自我学习和迭代,但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人类,李彦宏曾强调了人工智能伦理的四原则:其中重要的是安全可控,为人类带来更多自由与可能,而非超越人、代替人。
结语:人工智能是一项杰出的技术,刷新了人们对技术的认知,人工智能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将在未来的AI黄金十年里逐步在物流上得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