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因为外卖补贴单季分部利润损失超百亿元,同样的单季总体净利润罕见双位数大幅度下滑,同样的增收不增利,外卖大战中最后一位披露季度业绩的阿里巴巴却收获了有别于前两家的股价大涨。昨日(8 月 29 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大涨 12.9%,创下今年 3 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市值一举突破 3200 亿美元。
阿里巴巴美股股价
8 月 29 日,阿里巴巴对外公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当季阿里巴巴营收 2476.52 亿元,同比增长 2%。剔除出售高鑫零售及银泰业务影响,当季阿里巴巴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 10%。
但受到外卖补贴大战影响,阿里当季经调整 EBITA 同比下降 14%至 388.44 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阿里当季净利润 335.1 亿元,同比下降 18%,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这还是在当季阿里巴巴智能云收入同比大涨 26%、创下近三年最高增速情况下。
阿里巴巴 25Q2 财报
和先行公布季度业绩的京东、美团相比,从财报中直观看出外卖补贴大战对于阿里的影响更加困难。
不只是因为阿里巴巴业务繁杂、基数更大——单季超百亿元的补贴投入能够让美团净利润下滑近九成、京东净利腰斩,但对于阿里整体来说不过是 18%的下滑——还在于阿里巴巴本季度重新调整财报统计口径,本地生活集团取消,饿了么及飞猪并入淘天集团组成新的中国电商集团。
阿里巴巴新的组织架构
在新的财报统计口径下,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当季收入同比增长 10%至 1400 亿元,包括淘宝闪购及饿了么的即时零售板块同比增长 12% 至 147.84 亿元,但分部经调整 EBITA 同比大降 21% 至 383.89 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 103.64 亿元。
考虑到阿里直至 7 月份整合饿了么之后才开始正式发起内部代号“淮海战役”百日闪购增长计划,宣布拿出 500 亿元补贴用户及商家,仅仅是五六月份的前期补贴就蚕食了超百亿元的分部利润,阿里在外卖补贴的强度和烧钱的粗放程度,比起京东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或许美团、京东此前超预期的季度损失已经为阿里打了预防针,又或许是重新执掌阿里核心战役的蒋凡在业绩会上的进攻表态点燃了市场情绪,总之京东此前没太让市场信服的即时零售与电商的协同故事,在阿里业绩会之后开始被市场广泛接受,连带着昨日京东美股股价也略微抬头,收获 2.24% 的涨幅。更早之前,京东首先发布那份外卖超预期亏损的季度业绩之后,三家股价均应声下跌。
前两天,一直久未露面的前美团高管、现在的京东外卖负责人郭庆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淘宝加码外卖的时间点比京东晚了两个月,淘宝 APP 里的外卖入口设计,频道页面、营销形式都和京东基本上是一样的。他揶揄道,“这说明,淘宝的外卖团队确实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组织。”
这话可以看作是一种褒奖。只是相较于京东,阿里的投入力度更大、决心更强、更舍得花钱。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都开始将即时零售与电商结合看作是阿里巴巴的“历史性机遇”,和 AI 战略并重。
如果说年初阿里巴巴的增长还只是 AI 一条腿走路的话,现在阿里另一条消费的大腿也终于接上了。此前京东在外卖领域率先发起的舆论大战,算是为淘宝闪购的入局发起了一场佯攻。
有道是,江湖本无路,有了腿,就有了路。阿里过去已经陷入增长乏力的电商板块,现在凭借即时零售的加入开始重新收获市场信心。只要大哥阿里的协同故事能讲通,大腿能接上,京东即便小规模的外卖投入也能分到一杯羹。高盛在上个月的外卖研报中表示,如果京东外卖成功维持在 2000 万日均订单的规模,可能会不成比例地受益更多。
南国麻匪张麻子怎么说的,哥!你的腿,就是我的腿!你的腿,就是我的命!
和 AI 并重的“历史性机遇”
回看外卖补贴大战三家的财报电话会,只有阿里对外表露出更多的进攻决心和信念。
美团王兴一季度喊出“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之后,二季度的发言前则是先强调“美团坚决反对行业内卷”,之后才是“我们将竭尽全力捍卫我们的市场地位。”京东许冉从上季度电话会开始就在说外卖是一个长期业务,这季度开始复读补贴不可持续,过度竞争不会产生模式创新。
阿里吴泳铭在电话会的开场发言就先为阿里的创记录投入定了调,“展望未来,阿里巴巴有两个历史性机遇,一是打造以“AI+云”为核心的技术平台,二是构建一个涵盖购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综合消费平台。”他称,阿里巴巴的战略定位和即时零售业务的雄心决不止于在单一品类中竞争。
整场财报电话会上,面对外卖竞争阿里管理层一句反内卷的话也没提,也从来不提什么非理性竞争、扰乱价格体系之类的话,满满的都是进攻的决心和勇气。
现在一手操盘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蒋凡比过去发言频次更多、信心更足。回答分析师提问之前,他先准备了一连串的数字来强调淘宝闪购的成功:淘宝闪购的日均订单峰值达到 1.2 亿单、8 月份的周日均订单也维持在 8000 万单水平;淘宝闪购月活跃用户达到 3 亿,对比 4 月之前增长 200%;淘宝闪购的日均活跃骑手数达到 200 万,比 4 月份增长 3 倍。
他总结说,淘宝闪购第一阶段的目标是用户规模和用户心智,经过过去几个月的发展,“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超预期实现。”
这些都是可预料中的增长,此前也都被市场熟知。分析师们更关心阿里在外卖领域的经营效率和 UE 模型(单均利润),但这些显然不是阿里当前关心的议题。
蒋凡称,不能抛开规模谈效率。过去他们的订单规模只有同行的 1/3、甚至部分省市的份额低于 20%,“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份额差距下,谈论效率没有意义。”他认为,随着短期内物流和补贴效率的提升、用户订单结构的优化,阿里可以在保持当前补贴投入的情况下,UE 亏损可以缩减一半。
和京东管理层此前的业绩会发言类似,蒋凡也强调不要单独衡量淘宝闪购的盈利能力,强调要将即时零售业务与电商业务的增量收益结合。他称,淘宝闪购拉动淘宝 8 月 DAU 增长 20%。同时,流量的上涨也带动淘宝广告和 CMR 的提升,补贴也可以减少电商市场费用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