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央广网的一则消息点燃了众人心中的火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农村部部长徐小青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国家,全球将近一半的蔬菜都由我国生产。显而易见的是,近十年来,我国食品质量明显提升、食品安全标准持续提高、食品安全态势稳定向好,过去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成为一条潜藏在我们生活中的“灰线”。
2020年,疫情给予的一记重锤落在了食品安全之上。三文鱼、南美冻虾等进口冷链食品频频爆出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让不少人谈“冷”色变,冷链食品的检测和食用问题也备受关注。在疫情之外,还充斥着镉大米、“固体饮料”冒称特医奶粉、过期面包做汉堡、养海参放敌敌畏、燕窝变糖水等“奇闻怪谈”,食品安全再一次成为民众的热议点。
为何与民众息息相关的食品总是存在问题?
为何舌尖上的安全总是危机潜伏?
为何已经2021年,却好似始终缺乏真正的食品安全生态进行管控?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课题,远非一家就能掌控,作为独立的企业,又该如何赋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成为真正的食品安全守护侠?
基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之下,不同于快递领域的红海市场,当前冷链安全领域还是待开拓的蓝海市场。一方面,近年冷藏车保有量、冷库容量、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食品行业企业对数字化+安全管理的需求日益旺盛;另一方面,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及标准支持冷链物流产业,驱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今天,易流将通过更开放的合作模式,寻觅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食品安全产业环境和共赢繁荣的新生态体系。
易流自诞生之初,就坚定地走在助力食品安全管理的道路上。2007年,应用IoT技术,易流成功实现中国第一辆商用冷藏车的透明监控,开启了透明管理的新篇章。15年历史沉淀中,技术在不断迭代,产品在不断更新,易流的愿景却从未变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一步步发展,易流已经通过软硬一体化产品技术布局和冷链数据采集能力,全面覆盖仓、车、店、柜等场景,实现了冷链流通环节全链条的数字化、冷链物流过程端到端的温度透明与品控追溯,全方位保障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性。